“分类:以大提琴为主要乐器的乐谱”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乐谱库
第9行: 第9行:
 
|}
 
|}
 
== 簡述 ==
 
== 簡述 ==
大提琴以[[完全五度]]定弦,從C<sub>2</sub>開始(中間C下雙八度),其次是G<sub>2</sub>、D<sub>3</sub>,最高弦是A<sub>3</sub>。這四條弦與[[中提琴]]的定弦相同,只是下降了八度。<ref name=":1" />與[[小提琴]]、中提琴不同(但與[[低音提琴]]相似)的是,大提琴具有擱在地板上的支架「尾針」,以支持樂器的重量。大提琴與[[古典音乐|歐洲古典音樂]]密不可分,並被描述為「最接近人聲的樂器」。<ref>{{Cite web|url=http://www.orsymphony.org/edu/instruments/popups/cello.html|title=Instruments of the Orchestra - Cello|accessdate=2017-07-07|author=|date=|publisher=}}</ref><ref>{{cite journal|title=An Ultrastructur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usical Timbres on the Skeletal Muscle Cells|author=|url=http://www.academicjournals.net/2/detail.php?id=2&jid=ajcb&theme=2&issueno=4&articleno=17|date=2007|journal=Asian Journal of Cell Biology|accessdate=2016-10-04|issue=2|doi=|others=|year=|volume=2|page=|pages=43-49|pmid=|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207073731/http://www.academicjournals.net/2/detail.php?id=2&jid=ajcb&theme=2&issueno=4&articleno=17|archivedate=2008-12-07|deadurl=yes|author1=Leyla Mamedova|author2=Isin Metin|author3=Nuran Ekici|author4=Murad Huseyinov|author5=Gulara Huseyinova|author6=Mehmet Kanter|df=}}</ref><ref name=":2" />大提琴是[[管弦樂團|樂團]]弦樂部分的標準配備,也是[[弦樂四重奏]]的低音伴奏(儘管許多作曲家也讓它演奏主旋律)。
+
大提琴以[[完全五度]]定弦,從C<sub>2</sub>開始(中間C下雙八度),其次是G<sub>2</sub>、D<sub>3</sub>,最高弦是A<sub>3</sub>。這四條弦與[[中提琴]]的定弦相同,只是下降了八度。<ref name=":1" />與[[小提琴]]、中提琴不同(但與[[低音提琴]]相似)的是,大提琴具有擱在地板上的支架「尾針」,以支持樂器的重量。大提琴與[[古典音乐|歐洲古典音樂]]密不可分,並被描述為「最接近人聲的樂器」。大提琴是[[管弦樂團|樂團]]弦樂部分的標準配備,也是[[弦樂四重奏]]的低音伴奏(儘管許多作曲家也讓它演奏主旋律)。
  
 
==歷史==
 
==歷史==
大提琴發源於十六世紀,由[[義大利]]人[[安德雷亚·阿马蒂]]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把大提琴。初期大提琴的體積過於龐大,難以彈奏快速音群,因而不受歡迎;直到18世紀初,義大利製琴師[[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史特拉底瓦里]]縮小並統一了大提琴的規格,改良演奏上的困難,因此而沿用至今。<ref name=":2">{{Cite web|url=http://www.e-classical.com.tw/headline_detail.cfm?id=1812|title=大提琴(Cello)|accessdate=2017-07-07|author=|date=|work=愛樂充電站|publisher=愛樂電台|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611100118/http://www.e-classical.com.tw/headline_detail.cfm?id=1812|archivedate=2012-06-11}}</ref>
+
大提琴發源於十六世紀,由[[義大利]]人[[安德雷亚·阿马蒂]]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把大提琴。初期大提琴的體積過於龐大,難以彈奏快速音群,因而不受歡迎;直到18世紀初,義大利製琴師[[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史特拉底瓦里]]縮小並統一了大提琴的規格,改良演奏上的困難,因此而沿用至今。
 
 
 
隨著18、19世紀的不斷改良,19世紀到21世紀,大提琴已經可以獨奏,並有著許多出名的獨奏曲。<ref name=":2" />
 
隨著18、19世紀的不斷改良,19世紀到21世紀,大提琴已經可以獨奏,並有著許多出名的獨奏曲。<ref name=":2" />
  
第24行: 第23行:
 
==== [[中樂團]] ====
 
==== [[中樂團]] ====
 
由於[[國樂]]中低音樂器甚是缺乏,國樂團遂引進大提琴作為低音弦樂聲部來取代[[低胡]]。
 
由於[[國樂]]中低音樂器甚是缺乏,國樂團遂引進大提琴作為低音弦樂聲部來取代[[低胡]]。
 +
__NOTOC__

2019年12月5日 (四) 22:05的版本

大提琴(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
大提琴(意大利语:violoncello;英语:cello)是一种弓弦乐器,为维奥尔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乐器之一,除可担当独奏外,在室内乐、弦乐团和管弦乐团中也负责低音弦乐的部分。

大提琴演奏者最初是坐着且两脚夹琴演奏,后来改良增加尾针支撑琴体。但仍有少部分国家的演奏家是夹琴呈几乎水平的姿态演奏。[1]其最常见的演奏方式是持弓擦过琴上的弦(拉弦)[2],但有时也会拨弦或敲弦。

大提琴每条弦之间的音程相差纯五度。4根琴弦由高音至低音称为1弦至4弦,音高分别为A3、D3、G2和C2[1]。大提琴谱通常使用低音谱号记谱[1];而演奏较高音域时会使用次中音谱号或高音谱号。[3]

簡述

大提琴以完全五度定弦,從C2開始(中間C下雙八度),其次是G2、D3,最高弦是A3。這四條弦與中提琴的定弦相同,只是下降了八度。[1]小提琴、中提琴不同(但與低音提琴相似)的是,大提琴具有擱在地板上的支架「尾針」,以支持樂器的重量。大提琴與歐洲古典音樂密不可分,並被描述為「最接近人聲的樂器」。大提琴是樂團弦樂部分的標準配備,也是弦樂四重奏的低音伴奏(儘管許多作曲家也讓它演奏主旋律)。

歷史

大提琴發源於十六世紀,由義大利安德雷亚·阿马蒂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把大提琴。初期大提琴的體積過於龐大,難以彈奏快速音群,因而不受歡迎;直到18世紀初,義大利製琴師史特拉底瓦里縮小並統一了大提琴的規格,改良演奏上的困難,因此而沿用至今。 隨著18、19世紀的不斷改良,19世紀到21世紀,大提琴已經可以獨奏,並有著許多出名的獨奏曲。[2]

現代使用

管弦樂團

大提琴是標準交響樂團編制的一部分,一個樂團通常有八至十二個大提琴演奏者。大提琴一般坐在舞台左前方(觀眾右側)[3],與第一小提琴聲部相對。大提琴首席是此聲部的領導,負責確認演奏者的弓法及演奏,並通常擔當樂曲中獨奏的部分。首席總是坐在最靠近觀眾的位置。

大提琴是管弦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交響作品幾乎都涉及大提琴,並有許多作品需要大提琴來獨奏。大部分時間,大提琴負責低音和聲伴奏,以豐富音樂效果。有時大提琴會演奏一小段主旋律,隨後恢復伴奏的身分。

中樂團

由於國樂中低音樂器甚是缺乏,國樂團遂引進大提琴作為低音弦樂聲部來取代低胡

  1.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1的引用提供文字
  2.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2的引用提供文字
  3.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ntcu的引用提供文字

分类“以大提琴为主要乐器的乐谱”中的页面

以下42个页面属于本分类,共42个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