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爱德华·埃尔加”的版本间的差异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person | {{person | ||
|图片 =爱德华·埃尔加.jpg | |图片 =爱德华·埃尔加.jpg | ||
+ | |英文姓名 = Edward Elgar | ||
|别名 =艾尔加 | |别名 =艾尔加 | ||
|出生年 =1857 | |出生年 =1857 | ||
|出生月 =6 | |出生月 =6 | ||
|出生日 =12 | |出生日 =12 | ||
+ | |出生地 = 伍斯特 | ||
|逝世年 =1934 | |逝世年 =1934 | ||
|逝世月 =2 | |逝世月 =2 | ||
|逝世日 =23 | |逝世日 =23 | ||
+ | |逝世地 = 伍斯特 | ||
|时期 =浪漫时期 | |时期 =浪漫时期 | ||
|国籍 =英国 | |国籍 =英国 | ||
|风格 =浪漫风格 | |风格 =浪漫风格 | ||
− | |介绍 = | + | |介绍 =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年6月2日—1934年2月23日),出生于伍斯特郡,英国作曲家。 |
<p style="text-indent:2em">埃尔加出生于乐器商家庭,初从父学小提琴,兼擅多种乐器,并自学作曲。1904年因所作国定颂歌《加冕颂》(1902年作)受封为爵士。1931年受封从男爵。 | <p style="text-indent:2em">埃尔加出生于乐器商家庭,初从父学小提琴,兼擅多种乐器,并自学作曲。1904年因所作国定颂歌《加冕颂》(1902年作)受封为爵士。1931年受封从男爵。 | ||
<p style="text-indent:2em">埃尔加的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饱蕴后期浪漫主义内在热情,以交响曲三部(第三部未完成)、管弦乐变奏曲《谜》、序曲《在伦敦城》、《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弦乐《小夜曲》、《引子与快板》、《威风凛凛进行曲》五首、清唱剧《吉伦修斯之梦》等较为著名。 | <p style="text-indent:2em">埃尔加的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饱蕴后期浪漫主义内在热情,以交响曲三部(第三部未完成)、管弦乐变奏曲《谜》、序曲《在伦敦城》、《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弦乐《小夜曲》、《引子与快板》、《威风凛凛进行曲》五首、清唱剧《吉伦修斯之梦》等较为著名。 | ||
第19行: | 第22行: | ||
1902年到1914年之间,他四次访问美国。1904年,他获得爵士称号。1905年到1908年间他在伯明翰大学任教。1908年,他的第1号交响曲在一年之内演出了一百场。1911年他的第2号交响曲上演,同年他获得功绩勋章,1912年他又搬到伦敦居住。1919年创作了他著名的大提琴协奏曲。1924年被封为英王御前音乐教师。1931年成为从男爵。1934年因大肠癌逝世。 | 1902年到1914年之间,他四次访问美国。1904年,他获得爵士称号。1905年到1908年间他在伯明翰大学任教。1908年,他的第1号交响曲在一年之内演出了一百场。1911年他的第2号交响曲上演,同年他获得功绩勋章,1912年他又搬到伦敦居住。1919年创作了他著名的大提琴协奏曲。1924年被封为英王御前音乐教师。1931年成为从男爵。1934年因大肠癌逝世。 | ||
|主题风格 = | |主题风格 = | ||
− | |外部链接 = | + | |外部链接 = *{{IMSLP|id = Elgar,_Edward/Arranger}} |
− | |参见 = | + | |
+ | |参见 =*{{wikipedia|id = {{PAGENAME}}}} | ||
+ | *{{baidu|id = {{PAGENAME}}}} | ||
|其它信息 = | |其它信息 = | ||
}} | }} |
2020年7月18日 (六) 20:09的最新版本
本分类目前不含有任何页面或媒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