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以大提琴为主要乐器的乐谱”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乐谱库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2行: 第2行:
 
| style="color:white; background-color:#a3181e;padding:5px;font-weight:bold;" |大提琴(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
 
| style="color:white; background-color:#a3181e;padding:5px;font-weight:bold;" |大提琴(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
 
|-
 
|-
| style="padding:5px;" |大提琴,为西洋乐器,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大提琴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有"音乐贵妇"之称。
+
| style="padding:5px;" |大提琴(意大利语:violoncello;英语:cello)是一种弓弦乐器,为维奥尔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乐器之一,除可担当独奏外,在室内乐、弦乐团和管弦乐团中也负责低音弦乐的部分。
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 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适合扮演各种角色: 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中坚的作用。
 
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的使命。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的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
 
  
 +
大提琴演奏者最初是坐着且两脚夹琴演奏,后来改良增加尾针支撑琴体。但仍有少部分国家的演奏家是夹琴呈几乎水平的姿态演奏。[1]其最常见的演奏方式是持弓擦过琴上的弦(拉弦)[2],但有时也会拨弦或敲弦。
 +
 +
大提琴每条弦之间的音程相差纯五度。4根琴弦由高音至低音称为1弦至4弦,音高分别为A3、D3、G2和C2[1]。大提琴谱通常使用低音谱号记谱[1];而演奏较高音域时会使用次中音谱号或高音谱号。[3]
 
|}
 
|}
 +
== 簡述 ==
 +
大提琴以[[完全五度]]定弦,從C<sub>2</sub>開始(中間C下雙八度),其次是G<sub>2</sub>、D<sub>3</sub>,最高弦是A<sub>3</sub>。這四條弦與[[中提琴]]的定弦相同,只是下降了八度。與[[小提琴]]、中提琴不同(但與[[低音提琴]]相似)的是,大提琴具有擱在地板上的支架「尾針」,以支持樂器的重量。大提琴與[[古典音乐|歐洲古典音樂]]密不可分,並被描述為「最接近人聲的樂器」。大提琴是[[管弦樂團|樂團]]弦樂部分的標準配備,也是[[弦樂四重奏]]的低音伴奏(儘管許多作曲家也讓它演奏主旋律)。
 +
 +
==歷史==
 +
大提琴發源於十六世紀,由[[義大利]]人[[安德雷亚·阿马蒂]]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把大提琴。初期大提琴的體積過於龐大,難以彈奏快速音群,因而不受歡迎;直到18世紀初,義大利製琴師[[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史特拉底瓦里]]縮小並統一了大提琴的規格,改良演奏上的困難,因此而沿用至今。
 +
隨著18、19世紀的不斷改良,19世紀到21世紀,大提琴已經可以獨奏,並有著許多出名的獨奏曲。
 +
 +
===現代使用===
 +
==== 管弦樂團 ====
 +
大提琴是標準[[交響樂團]]編制的一部分,一個樂團通常有八至十二個大提琴演奏者。大提琴一般坐在舞台左前方(觀眾右側)與第一小提琴聲部相對。大提琴首席是此聲部的領導,負責確認演奏者的弓法及演奏,並通常擔當樂曲中獨奏的部分。首席總是坐在最靠近觀眾的位置。
 +
 +
大提琴是管弦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交響作品幾乎都涉及大提琴,並有許多作品需要大提琴來獨奏。大部分時間,大提琴負責低音[[和聲]]伴奏,以豐富音樂效果。有時大提琴會演奏一小段主旋律,隨後恢復伴奏的身分。
 +
 +
==== [[中樂團]] ====
 +
由於[[國樂]]中低音樂器甚是缺乏,國樂團遂引進大提琴作為低音弦樂聲部來取代[[低胡]]。
 +
__NOTOC__

2019年12月5日 (四) 22:06的最新版本

大提琴(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
大提琴(意大利语:violoncello;英语:cello)是一种弓弦乐器,为维奥尔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乐器之一,除可担当独奏外,在室内乐、弦乐团和管弦乐团中也负责低音弦乐的部分。

大提琴演奏者最初是坐着且两脚夹琴演奏,后来改良增加尾针支撑琴体。但仍有少部分国家的演奏家是夹琴呈几乎水平的姿态演奏。[1]其最常见的演奏方式是持弓擦过琴上的弦(拉弦)[2],但有时也会拨弦或敲弦。

大提琴每条弦之间的音程相差纯五度。4根琴弦由高音至低音称为1弦至4弦,音高分别为A3、D3、G2和C2[1]。大提琴谱通常使用低音谱号记谱[1];而演奏较高音域时会使用次中音谱号或高音谱号。[3]

簡述

大提琴以完全五度定弦,從C2開始(中間C下雙八度),其次是G2、D3,最高弦是A3。這四條弦與中提琴的定弦相同,只是下降了八度。與小提琴、中提琴不同(但與低音提琴相似)的是,大提琴具有擱在地板上的支架「尾針」,以支持樂器的重量。大提琴與歐洲古典音樂密不可分,並被描述為「最接近人聲的樂器」。大提琴是樂團弦樂部分的標準配備,也是弦樂四重奏的低音伴奏(儘管許多作曲家也讓它演奏主旋律)。

歷史

大提琴發源於十六世紀,由義大利安德雷亚·阿马蒂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把大提琴。初期大提琴的體積過於龐大,難以彈奏快速音群,因而不受歡迎;直到18世紀初,義大利製琴師史特拉底瓦里縮小並統一了大提琴的規格,改良演奏上的困難,因此而沿用至今。 隨著18、19世紀的不斷改良,19世紀到21世紀,大提琴已經可以獨奏,並有著許多出名的獨奏曲。

現代使用

管弦樂團

大提琴是標準交響樂團編制的一部分,一個樂團通常有八至十二個大提琴演奏者。大提琴一般坐在舞台左前方(觀眾右側)與第一小提琴聲部相對。大提琴首席是此聲部的領導,負責確認演奏者的弓法及演奏,並通常擔當樂曲中獨奏的部分。首席總是坐在最靠近觀眾的位置。

大提琴是管弦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交響作品幾乎都涉及大提琴,並有許多作品需要大提琴來獨奏。大部分時間,大提琴負責低音和聲伴奏,以豐富音樂效果。有時大提琴會演奏一小段主旋律,隨後恢復伴奏的身分。

中樂團

由於國樂中低音樂器甚是缺乏,國樂團遂引進大提琴作為低音弦樂聲部來取代低胡

分类“以大提琴为主要乐器的乐谱”中的页面

以下42个页面属于本分类,共42个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