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乐谱库
未登录
登录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乐谱
作曲家
所有乐谱
乐器/流派
国籍
时期
编辑
编辑作曲家
编辑乐谱
关于
捐助/支持
关于我们
成为贡献者
常见问题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页面历史
刷新页面
←
分类:路易吉·凯鲁比尼
查看“分类:路易吉·凯鲁比尼”的源代码
名字空间
分类
讨论
视图
查看
查看源代码
历史
操作
来自中文乐谱库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person |图片 = Luigi Cherubini.jpg |英文姓名 = Maria Luigi Carlo Zenobio Salvatore Cherubini |别名 = |出生年 = 1760 |出生月 =9 |出生日 = 8或14 |逝世年 = 1842 |逝世月 = 3 |逝世日 = 15 |时期 = 古典时期 |国籍 =意大利 |风格 =浪漫风格 |介绍 =[[File:Luigi Cherubini2.png|thumb|200px|left|瑪莉-亞歷山大·阿道夫筆下佩帶[[法國榮譽軍團勳章]]的凱魯比尼]] 凱魯比尼出生於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原名為'''馬里亞·路易吉·卡洛·澤諾比奧·薩瓦托·凱魯比尼'''({{lang|it|Maria Luigi Carlo Zenobio Salvatore Cherubini}})。但他的出生日期一直無法確定:一說是9月14日,但受洗紀錄顯示和凱魯比尼自認為9月8日才是正確的日期。或許凱魯比尼的首名是支持9月8日說的一大證據,因為9月8日是無坫[[聖母瑪莉亞]]的天主教聖徒紀念日,因此出生在9月8日的孩子往往會以「瑪麗亞」為首名。 在現代的論文和音像製品上,通常會用凱魯比尼的意大利名字。在1790年,他決定採用法語版的新名'''馬里-路易-夏爾-澤諾比-薩瓦多·凱魯比尼'''({{lang|fr|Marie-Louis-Charles-Zénobi-Salvador Cherubini}}),而且從此以後,所有關於他的文件都使用這個法文名字。 凱魯比尼自6歲開始跟隨父親,被譽為「羽管鍵琴大師(maestro al cembalo)」的巴托洛梅奧·凱魯比尼學習音樂,並很早開始學習[[對位法]]和戲劇風格,十三歲便創作了數首宗教作品,被譽為音樂神童。1780年更獲得托斯卡尼大公的資助,前往[[博洛尼亞]]和[[米蘭]]進修。 凱魯比尼早期的正歌劇使用了阿波斯托洛·澤諾(Apostolo Zeno)、梅塔斯塔齊奧和其他根據當時戲劇傳統標準創作的辭本。而他的音樂也明顯受到當時風行的作曲家,如[[尼可洛·約梅里]](Niccolò Jommelli)、[[托馬索·特拉埃塔]](Tommaso Traetta)和[[安東尼奧·撒奇尼]](Antonio Sacchini)的影響。而凱魯比尼唯一的喜劇作品,《三妻之夫和無妻之夫(Lo sposo di tre e marito di nessuna)》在1783年11月的威尼斯首演。 深感受意大利的傳統侷限,並且銳意嘗試,凱魯比尼在1785年前往倫敦,為皇家劇院(the King's Theater) 製作了兩套正歌劇和喜歌劇。同年,他偏離原訂行程,和朋友吉安巴提斯塔·維奧堤 (Gianbattista Viotti)前往巴黎旅遊,並被維奧提引見法國的[[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和巴黎的上流社會。這一次旅程,凱魯比尼獲得委任,寫下第一部音樂悲劇,由讓-弗朗索瓦·馬芒特 (Jean-François Marmontel)製作辭本的《得摩丰》。此後除了短暫回到倫敦,還有受[[萨伏依王朝|萨伏依王室]]的薩丁尼亞國王所託,到[[都靈]]創作一齣正歌劇外,凱魯比尼的餘生都在法國度過。< [[File:Medea Cherubini titelblad.jpg|thumb|凱魯比尼《美狄亚》總譜首版封面,1797年]] 1788年,《得摩丰》在巴黎大歌劇院上演獲得好評,並在次年在維奧堤的幫助下,獲得杜伊勒里宫皇家劇院({{lang|fr|Théâtre de Monsieur}})音樂總監的任命,1792年升職到菲杜劇院(Théâtre Feydeau)的音樂總監。這些職位為凱魯比尼提供機會,率先讀到大量腳本,讓他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辭本創作。而此時卡魯比尼的作品開始顯示他的創造力和創新的膽量。而他在巴黎首部成功的大作《洛多伊斯卡 (''Lodoïska'')》(1791),是一部備受稱讚的現實主義英雄故事歌劇。接著的成功之作是3年後的《[[艾莉莎]] (''Elisa'')》,以[[瑞士]][[阿爾卑斯山]]麓為背景。其後1797年的《[[美狄亚]] (''Médée'')》則是凱魯比尼最著名的作品。而在1800年的《[[兩天]] (Les deux journées)》,則通過簡化自己的風格,獲得大眾的歡迎,取得成功。上述歌劇都在菲杜劇院或[[巴黎喜歌劇院]](Opéra-Comique)首演。而這些成功令他感到自己的生活無憂,因此在1794年和安妮·賽西兒·杜雷特(Anne Cécile Tourette)結婚,婚後共生下三名子女。 而[[法國大革命]]為凱魯比尼帶來很大衝擊,令他要隱藏此前和王室貴冑的聯繫,以求取得新政府的任命。縱然[[拿破崙]]覺得凱魯比尼的風格太複雜,但凱魯比尼依然在拿破崙執政的十多年裡,堅持每年撰寫一部愛國作品。 而最終他也在1805年和1806年 獲得任命為拿破崙在[[維也納]]的音樂總監,令他的部分作品得以在維也納上演。 而在《兩天》過後,巴黎的觀眾開始比較偏好新進作曲家的作品,如[[弗朗索瓦·布瓦爾迪厄]](François-Adrien Boieldieu)的作品。而凱魯比尼的芭蕾歌劇《阿纳克里翁(Anacréon)》則是徹底失敗,而很多其他作品也未能取得成功。唯一例外的是1806年的製作《范尼斯卡 (''Faniska'')》,獲得大眾歡迎,還有[[海頓]]、貝多芬甚至[[歌德]]的盛讚。隨後1813年首演的《阿本塞拉赫家族的故事 (''Les Abencérages'')》,講述[[西班牙]][[摩爾人]]的[[格拉納達]]王國末日的英雄歌劇,是凱魯比尼意欲與[[加斯帕罗·斯蓬蒂尼]] (Gaspare Spontini)的《[[貞潔的修女]] (''La Vestale'')》抗衡之作。縱然風評甚好,但上演次數其少。 為自己無法在舞台作品中取得成功,凱魯比尼還是不斷增加宗教音樂的創作,寫下了七套彌撒,兩部安魂曲,還有很多短篇聖歌。而[[波旁王朝]]復辟後,凱魯比尼更被任命為王家音樂總監(Surintendant de la musique du roi),直至1830年[[七月革命]]波旁王朝被推翻後。而1815年,[[倫敦愛樂協會]]委託凱魯比尼撰寫一部交響樂,一首序曲,還有一部合唱交響曲。凱魯比尼創作完後,更親赴倫敦指揮首演,增加了他在國際上的名聲。 [[File: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portrait of luigi cherubini.jpg|thumb|left|安格爾筆下年老的凱魯比尼(1841)]] 而在1816年首演,紀念法王[[路易十六]]的《c小調安魂曲》,凱魯比尼取得巨大成功,而該曲更獲得貝多芬、[[舒曼]]和[[布拉姆斯]]的盛讚。1836年,凱魯比尼則為自己的葬禮寫下《d小調安魂曲》,並指定用全男聲演唱,以回應教會對自己在先前作品運用女聲的批評。 雖然凱魯比尼只有少量[[室內樂]]的創作,但很多人認為這些作品相當重要。威廉·阿特曼(Wilhelm Altmann)在他的《弦樂四重奏演奏手冊(''Handbuch für Streichquartettspielers'')》中指出,卡魯比尼的六部弦樂四重奏皆是一流作品,而其中第一號和第三號更是傑作。而卡魯比尼為兩部小提琴,一部中提琴以及兩部大提琴所作的弦樂五重奏也被譽為一流之作。 1822年,卡魯比尼被任命為[[巴黎音樂學院]]院長,並完成他的教科書《對位法和賦格教程(''Cours de contrepoint et de fugue'')》。而在1835年,身為院長的卡魯比尼陷入了和年輕新進[[埃克托·柏辽兹|埃克托·白遼士]]的衝突當中,導致白遼士晚年在回憶錄中形容卡魯比尼是一個反覆無常的迂腐老學究。部分樂評人如巴西·迪安指出白遼士對凱魯比尼的描述,扭曲了後世對凱魯比尼的印象。但事實上,不少同時代的人對凱魯比尼容易動怒的個性,有所暗示,如[[阿道夫·阿當]]就曾寫道:「部分人一直聲稱他的脾氣很穩定,因為他經常發怒。」縱然如此,卡魯比尼依然有不少朋友,如[[羅西尼]]、[[蕭邦]]等等,當然還有畫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安格爾]]。安格爾和凱魯比尼可謂興趣和職業互補:凱魯比尼是個業餘畫家,安格爾喜歡玩小提琴。而在1841年,安格爾為年老的凱魯比尼劃下了最著名的一幅肖像。 [[File:Père-Lachaise - Division 11 - Cherubini 04.jpg|thumb|凱魯比尼的墓碑]] 終其一生,凱魯比尼盡獲法國各個最高和最尊貴的榮譽:1814年的[[法國榮譽軍團勳章]]騎士勳位,1815年的法蘭西藝術院院士。1841年,他更成為法國歷史上首位獲得榮譽軍團勳章司令勳位的音樂家。 最終凱魯比尼卒於巴黎,享年81歲,安葬在巴黎著名的[[拉雪兹神父公墓]],距離蕭邦的安息地僅四米之遙。而他的墓碑則由著名建築師勒克萊(Achille Leclère)設計,墓碑上有一幅由雕塑家奧古斯當·杜蒙雕刻浮雕,刻有頭戴「音樂」桂冠的凱魯比尼半身像。 |主题风格 = |外部链接 = *{{IMSLP|id = Cherubini,_Luigi |cname = }} <!--国际乐谱库 --> |参见 =*{{wikipedia|id = {{PAGENAME}}}} <!--中文维基百科 --> *{{baidu|id = {{PAGENAME}}}} <!--百度百科 --> |其它信息 = }}
返回至
分类:路易吉·凯鲁比尼
。